日本司法改革的经济动因分析1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10-27 11:02) 点击:517 |
一、日本现行经济体制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其经济属于后发展类型经济。也就是说,与欧美工业化国家相比,现代经济增长起步较晚。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现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体上用了100年的时间。其间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和社会变革,走过了一条非常曲折的道路。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日本政府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战略思想则是一脉相承的,即赶超欧美发达国家、实行对外扩张和强化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由于时代不同,尤其是战后日本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上述战略思想的若干方面,其表现形式或采用的政策手段均有所不同。战后日本现行经济体制的形成和确立,也直接受到了上述战略思想的支配。因此,导致日本现行经济体制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赶超型”:即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将经济资源优先配置到效益最好的产业部门和地区,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而迅速赶超欧美发达国家。重视供给、生产至上、“经济增长第一”是“赶超型”特点的核心内容。“外向型”:即通过以“贸易立国”为宗旨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扩展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特别重视占领海外市场,以此来维持和加速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政府主导型”:也可称为“政官财一体型”,或称“政官财铁三角型”。即通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在宏观上防止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所引起的盲目性和破坏性,谋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在微观上采取一系列具体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重点部门实行指导和监督(包括保护和扶植),诱导企业按政府政策意图行事,以确保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上述日本现行经济体制三个特点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赶超”是目标,“外向”是手段,“政府主导”是保证。 这三个特点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表现十分明显。一言以蔽之,日本的现行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政(国会议员等政治家)、官(政府官员)、财(财界、企业界)“铁三角”式的“赶超型”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骨髓”里充满着政、官、财为赶超欧美展开“总力战”的思想。以至于欧美人将整个日本称为“日本股份公司”,意即日本犹如一家官民合办的股份公司。它将经济增长提高到国民信仰即意识形态的高度,推行生产第一、经济至上的路线和政策,动员全体国民象投入战争一样投入到生产劳动和商业竞争中去。 与此同时,政、官、财紧密结合,一方面尽力保护本国市场和幼稚产业,政府规制成了限制外国商品和外国资本进入日本国内市场不可逾越的无形壁垒。另一方面又大举进攻海外市场,奋力夺取经济竞赛的冠军。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