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叶文波
叶文波律师
北京 朝阳区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叶文波律师创立的北京市元品刑辩律师团队是国内最具权威的刑辩律师团队之一。所有团队律师必须具备法学硕士以上教育背景(全日制),并有三个以上诉讼专业经验以及丰富的驾驭案件能力,以保证案件的质量。本团队长期与国内顶尖刑辩律师合作,并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大学的多名顶尖法学专家顾问,为我们提供强劲的高端法学理论支持,这是我国法学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同时我们还与各级司法、政府、传媒、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为案件公平、合法的处理提供强有力的司法和媒介保障。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反思与建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4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5-10-22 13:44)    点击:463

四、制度建构: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构想

       通过对否定性理由的反驳及肯定性理由分析,本文认为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极其必要的,符合法律之权利保护功能、诉讼程序设置目的,并能有效维护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障碍主要来自于现行法律规范层面的规定。因此,修订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迫切和必需的。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司法实务的难点,存在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涉及的特殊问题,提出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构想。

       (一)构成要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可分为两个方面:

     1.实质方面

       实质要件与一般民事侵权大致相同,包括:(1)可能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2)遭受较为严重的精神损害;(3)违法行为与精神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侵权人有主观过错。

     2.形式方面

     形式要件主要包括:

     (1)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赔偿要求,以刑事诉讼程序为依附;

    (2)提出时间为从刑事案件立案后到一审判决宣告以前,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及一审审判阶段均可提起;

     (3)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提起。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已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

      (二)适用范围

     从违法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来看,主要针对下列犯罪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1)侵犯物质性人格权的犯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包括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过失重伤罪等。

     (2)侵犯精神性人格权的犯罪。所侵害的客体为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包括强奸、猥亵、侮辱、诽谤等犯罪。

    (3)侵犯身份权的犯罪。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可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类犯罪主要包括拐卖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绑架罪等。

    (4)侵犯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的犯罪。例如因抢劫、盗窃、故意毁坏财物等犯罪致使特定纪念物品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的,受害人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5)盗窃、侮辱尸体罪。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的,近亲属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三)数额评算

     由于精神损害具有浓厚的主观性及不确定性,评算赔偿数额的原则、标准及方法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13]司法实务中一般采取综合法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进行评算,由法官按照具体规则,综合各项精神损害的各个赔偿数额,酌定损害赔偿金总额。[14]为避免赔偿数额评算的不平衡及主观差异性,法院在审判中也尽量细化评算因素,并逐步形成一套相对客观的计算方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11条规定的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7)受害人过错。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四)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现实中犯罪分子往往经济状况较差,因无收入来源、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被判处死刑,导致法院判决难以执行,成为一纸空文,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也就无法得到实际赔偿。这就需要由国家承担补偿责任,通过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对受害人提供救济。限于我国目前经济状况,在补偿的对象上可以限定为由于严重暴力犯罪和其他原因而使其生命、身体、精神、财产受到严重侵害而无法获得赔偿或充分赔偿的自然人。在资金来源上可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罚没收入、罪犯收缴的罚金等多种渠道筹集,并通过设立专门的国家补偿基金委员会,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15]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犯罪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延伸和补充,借助于该制度,犯罪精神损害赔偿成为一个完整和有执行力的制度。[16]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也是构建司法和谐的必然要求。

      结 语

     “法律程序,无论民事还是刑事,都只是为获得正义而设置的权威方法。”[17]实现惩罚违法与保障权利的统一,是诉讼程序的价值所在,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诉求。在我国民事司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无可争议地得到广泛确认。而刑事立法却排除了对精神损害的救济,究其原因,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否认精神损害赔偿。这一程序性障碍的存在,导致受害人的权利无法获得保障,公平正义难以彰显,法律体系失之协调。因此,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以突破刑事立法的禁区,消除程序性障碍,势在必行。这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现代和谐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注释: [1]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著:《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 参见冷传莉、顾龙涛著:《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位与救济》,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第92页;马克昌著:《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3] 参见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1998年版,第354页;马克昌著:《刑法通论》,武汉大学2000版,第58页。 [4] 廖中洪著:《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1期,第146页。 [5] 关今华主编:《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与评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6] 杨立新著:《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581-583页。 [7] 陈卫东、张弢著:《刑事特别程序的实践与探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8] 该数额为死亡赔偿金,雷山县法院认为该项目已包含精神损害抚慰金。 [9] 杨立新著:《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720页。 [10] 陈蓓蕾著:《精神损害赔偿应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诉求》,载www.civillaw.com.cn,于2008年3月23日访问。 [11] 贾学胜著:《犯罪与精神损害赔偿》,载《判解研究》2007年第5辑,第120页。 [12] 罗结珍译:《法国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35页。 [13] 参见关今华主编:《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与评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杨立新著:《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710页;胡平著:《精神损害赔偿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14] 杨立新著:《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713页。 [15] 冷传莉、顾龙涛著:《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位与救济》,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第95页。 [16] 贾学胜著:《犯罪与精神损害赔偿》,载《判解研究》2007年第5辑,第127页。 [17] [意]皮罗•克拉玛德雷著:《程序与民主》,翟小波、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1 页。

(作者单位: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林智远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叶文波律师提供“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房产纠纷  刑事辩护  工程建筑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叶文波律师,叶文波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叶文波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3911128189,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叶文波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朝阳区律师 | 朝阳区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叶文波律师主页,您是第336365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