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仪实并不测谎 实为犯罪心理测试 |
分类:法学论文 时间:(2015-09-30 14:11) 点击:286 |
“测谎仪”测出的图谱 武伯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他一直从事“测谎”技术研究,1995年,他总结出在实案中应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六大阶段技术,该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侦破中。在他本人的直接协助下,数百起疑难大案相继被破获,十多年的积案圆满结案。媒体送给他一个称号―――“测谎神探”。 近日,由他和《人民公安报》记者张泽民合作的新书《心证》对“测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了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记者对他本人进行了专访。 心理测试技术检测的根本不是谎言,该技术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在犯罪嫌疑人之中找出真正的凶手。 说到“测谎”,武教授显得很无奈。他说,过去长时间被人们称之为“测谎仪”的仪器,其实是错译、错传、错用,英文poly-graph,准确的汉译是多道生理心理描记器或多道心理生物记录仪。这项技术的科学称谓,应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它检测的实质是嫌疑人有无与案件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如果有,那就是涉案人,如果没有就是无辜者。 “测谎”只是民间的俗称,不是科学称谓。 专业人员正在对嫌疑人进行测试 武教授说,现在一说“测谎”,大家都以为是测试犯罪嫌疑人在口供中有没有说谎,说谎率是百分之多少。其实,口供是绝对不能测的。 首先,口供的来源可能正常,也可能不正常; 其次,还可能存在着指供、诱供。这样就会导致口供里面真话、假话混杂在一起,可能有阴谋陷阱,可能有声东击西,这项技术绝对不能检测这些东西,也很难检测清楚。这项技术实际的用途是在已经确定的嫌疑人范围内,通过对所有人进行犯罪心理测试,能够把罪犯找出来。 从根本原理来说,这种技术应该叫测真,测的是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心理痕迹。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测试犯罪嫌疑人发案时是不是在现场。在测试过程中,不管犯罪分子说不说谎,他甚至可以不说话,但他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会把他“供”出来。这是因为做过特殊事件的人(比如,杀人放火,包括投毒,包括特大的一些盗窃,以及拐卖人口等等)对自己案前、案中、案后的经历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在他的记忆中,特别是在长时记忆当中,会保持终生不忘的信息。 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记忆是在按一定的规律遗忘,但实测中发现,犯罪者会无法抑制地去回想作案情景,脑海中会不时地呈现出行凶的场面…… 在测试的过程中,当测试人员问及犯罪者作案的情景时,作案人心中真实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会被呈现出来。在呈现时,生理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外人可能看不出来,但机器能反映出来。 “测谎仪”主要测试皮肤电阻、呼吸和血压,真正的作案人会在这三项指标上露出马脚来。 “测谎仪”是如何把罪犯的心理痕迹呈现出来的呢?武教授说,“测谎仪”主要是通过皮肤电阻、呼吸和血压真实记录测试人当时的内心变化。 测试中“测谎仪”记录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皮肤电。因为皮肤电实际是受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这种活动来自测试人的言语刺激,不同的问题。 此种情形,就像生活中视觉中突然冒出一辆汽车,自身应激系统马上有反应,当时汗毛孔就张开,人的自我感觉是突然浑身发热然后凉下来,这是因为瞬间出汗过猛所致。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就是呼吸。我们知道,人紧张的时候呼吸就会变得急促,当作案人被问及作案的情景和细节时,他的呼吸会发生变化。 第三个实际上是血压,也就是脉搏。 咨询北京著名刑事大律师 叶文波律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民生大厦18层 座机:010-57250120(直拨)、56409388、56409399 手机:13911128189 15811390808 传真:010-56409355 QQ询:1697570699 邮箱:fyywb@126.com
该文章已同步到:
|